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今天进入最后冲刺阶段,按照日程安排,大会将于当日完成谈判,形成以德班命名的气候协议。
从历年气候大会谈判的历史经验来看,最后一天将是德班大会斗争最艰苦、变数最多的一天。此次大会的焦点集中在发达国家如何延长履行《京都议定书》减排义务。会上,中国为促使大会取得,展示出中国的诚意,赢得各方积极评价。
随着《京都议定书》第一轮减排期(2008年到2012年)即将结束,关于如何延长《京都议定书》,以形成第二轮减排机制,并制定相应的监督措施等问题,就成为德班气候大会的核心议题。
美国早在2001年就退出了《京都议定书》,一开始就履行减排义务。现在的奥巴马,一方面制定了事实上的“零减排”策略,另一方面,则紧盯中国和印度等“基础四国”,声言必须以“中国加入”为其履行义务的前提,意图在气候秩序构建上对我挤压、牵制。
《每日镜报》8日以“中国减排比美国进步大”为题的文章引述气候专家桑德霍韦尔的话说,中国表示愿意有条件的签署2020年后的量化减排协议,而印度等国还没有这样创造性的,“世界对中国充满期望。中国在环保上的努力和成绩,例如引进环保技术、环保工程等,比美国进步更大。”
“气候公平协调者”组织负责人哈尔吉特·辛格认为,同美国相比,中国的气候政策更为有力。中国已制定许多法规,控制温室气体排放,加大绿色经济投资。中国已经做了应该做的事。
在环保领域有影响力的非组织“喜马拉雅共识”的创始人布拉姆则表示,“与中国相比,美国做得远远不够,它只从自身利益出发,仍高耗能的发展模式,成为减排的一大障碍,也是本次大会的绊脚石”。
而就在中国、美国、欧盟在德班为了人类长远的利益而争得面红耳赤时,日本共同社8日的文章表示,中国在德班大会中取得了主动权,无论从会议上“中国角”的开辟还是提出的方案,都始终牢牢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。
报道称,和中国相比,日本受到的关注少得多。这是因为日本拒签《京都议定书》第二承诺期,也没有提出具体的替代方案,甚至没有设立本国展位。
日本官员坦言,“日本在会议中的存在感减弱让人头疼。无论是谈判还是实际的全球变暖对策,日方都受到冷遇”。
参加德班气候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官员8日表示,随着中国“十二五”期间加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,中国有望建立自己的碳排放交易系统(ETS)。
ETS是建立在温室气体减排量基础上将排放权作为商品流通的交易市场。建立ETS有助于利用市场机制更有效地配置资源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。文/记者 程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