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最新公告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: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
  • 电话:159116031100
  • 传真:027-68834628
  • 邮箱:mmheng@foxmail.com
  • 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- 旅游攻略
  • 胶州旅游去哪玩--过年放假7天乐
  •   已久的春节大假到了!七天假期除了在家走亲访友,小编为你推荐几个胶州周边休闲度假的好去处,让你可以抽空和家人体验原生态的自然,感受别有风味的新春习俗。

      艾山风景区距离城区约20公里,是胶州市仅有的集山、水、平原于一体的自然风景群,也是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综合型风景区。该景区坐落在胶州市洋河镇、张应镇、董城乡交汇处,由艾山、东石、西石、山洲水库四个景区组成,总面积达8.6平方公里。由于艾山风景区是的传教地,自古以来、神像众多,香火兴盛。

      艾山景区是整个风景区的重点,由南北两峰组成,南峰为主峰,海拔229.2米,北峰海拔224米,景点有圣母庙。东石海拔137米,突兀高耸犹如石狮雄居,东石脚下的玉皇庙在当地群众中有较高的知名度;西石海拔140米左右,登上西石,群山臣服,能使人体会到“山到绝顶我为峰”的感觉,景点有百子殿等。艾山风景区内的东石、西石被誉为胶州八景之一——“石耳争奇”,相传二郎神因犯天愆,遭贬被罚,玉帝令其担山填平东海,行走间被山石绊一踉跄,两筐中各洒落一石块,化为东西两石,这就是“石耳争奇”的来历。

      艾山风景区自古以来、神像众多,香火兴盛,遍山绿荫如盖,景色秀丽,是钟情的传教地。山中建有多处道观,然因年久失修,大多塌圮,仅留古碑。后新建圣母庙、玉皇庙、界等,其中圣母庙碧屑、琼霄、云霄三君,构成“风雨三霄”胜景。

      据记载:2500年前,胶州人在此已有航海活动,公元623年(唐武德六年)设板桥镇。塔埠头码头(胶州码头)是全国著名的贸易港口之一,唐朝使者由此前往朝鲜、日本等地,日本的商人、僧人也经此到中国。1088年于板桥镇设市舶司,塔埠头码头帆樯林立、商贾云集,胶州八景之一“少海连樯”因此得名。

      总面积为2.5万平方米。主要建设内容有少海连樯雕塑、游客服务中心、中央草坪、跌水、廊架、龙腾柱、少海之花雕塑、大型音乐喷泉等景观。整个广场以中央草坪为轴线,两面对称。现代设计风格,穿插古典元素。

      慈云寺位于少海长堤南岛,坐北朝南,中轴对称,采用合院式布局,设有山门、主殿、配殿、客堂及法物流通处等建筑功能空间。

      板桥镇位于少海南湖西侧,北临,东靠正阳,西到新建设的洞庭湖。占地面积279亩,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。板桥镇的建设利用胶州市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、以仿古建筑和仿古场景复原的形式集中展现古代胶州的辉煌历史,力争建成全国知名的,集文化观光、民俗博览、娱乐休闲、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文化游览展示区。板桥镇分三期建设。首先启动的是中国秧歌广场、民俗文化馆、市舶司、板桥商业榷场;二期建设项目包括高丽亭馆、历史名人馆、海洋文明展示区等仿古建筑。

      包括中国秧歌广场、民俗文化馆两部分。秧歌广场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,能容纳观众10000人,中间是下沉式广场,周边通过灯光、绿化、各式浮雕将广场簇拥成为多功能性质的城市客厅,秧歌文化、活跃群活,2010年5月21日第二届“中国秧歌节”在此举办。民俗文化馆建筑总面积为4500平方米,由博览区、剧场区及商业区三大功能区组成。博览区以展示胶州民俗民风为主,可集中陈列展示民间戏曲、剪纸、绘画等民间艺术及历史沿革,宣传和胶州秧歌和胶州茂腔非物质文化遗产。秧歌剧场划分规模不等的房间,可提供教学、演出、排练等功能。

      位于巢湖入口广场东南侧,建筑面积约280平方米,建筑层数为两层,功能定位包括娱乐功能、水上运动及培训功能、会所功能、休闲度假功能等。

      规划用地面积206亩,设有雕塑、景观广场、观湖会所、游艇码头、观景亭等景观,集高档休闲、体育旅游、文化娱乐、生态湿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,是少海空间功能与景观规划中的重要节点。白鹭洲充分发挥少海南湖的生态景观优势,打造生态化、园林化的生态岛屿别墅,将自然健康、天地人和谐统一的融入其中,着力提升品质。

      三里河公园,位于胶州市新城区,三里河文化遗址东南,东起温州,西至福州,南临青岛,北接上海,用地呈不规则长方形,总占地面积31.8公顷,其中主体水面面积为10公顷。三里河公园得名于举世闻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社会的“三里河文化”,公园依托三里河,挖掘和吸收了胶州4500年历史文化精髓,结合现代建园手法,创造出了高水准的式公园。三里河公园以“一心二桥三园多丘十八景”的自然山水格局,为全市人民和青岛地区提供了良好的旅游、休闲人文。开园以来,通过不断的改善和完善公园旅游基础服务设施,使三里河公园服务设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,服务质量、服务功能明显提高。目前,三里河公园荣获“国家AA风景名胜区”、“亚洲最佳园林景观范例”、“国家水利风景区”、“省水利风景区”等荣誉。

      (1)秉承城市曲线,承前启后,与城市结构相呼应,成为连接新城区行政办公区和居住文化区的景观纽带。

      依据总体规划设计,确立了“一心两翼”的结构布局,合理组织地形、水体、道、建筑小品、自然植被等景观要素,展示出“一心二桥三园多丘十八景“的自然山水格局。

      “一心”——中心水区。水面面积约4.76万平方米,市级机关办公大楼设有百米高喷、跑泉等。

      “二桥”——环绕中心景观区的弧形桥。东侧为斜拱空间变化斜吊杆曲线桥,全桥采用钢结构;西侧为钢木结构的平桥。

      “三园”——西区的湿地觅趣园(碧-滩景区),东区的石文化园、水涧精品(山溪石磬、苇花秋水景区)。

      “十八景”——根据场地的空间特征、植物的观赏特性及生态类型,将公园分为18个主题景观区,分别是:绿荫畅想、凌波望月、碧-滩、银湖连樯、春华秋实、星海栈桥、灵岛浮翠、春拂瑶台、水瀑嘉荫、艺苑花语、玉松傲霜、山溪石磬、苇花秋水、秧歌欢舞、幽篁清听、介亭春树、波缘怡境、柳影花堤等。

      位于胶州市南关办事处南三里河村委西。1993年由市投资兴建,1994年对外,1995年被青岛市市委、市命名为“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”,1996年被评为“青岛市优秀爱国主义教育”,自95年起连续被授予青岛市和胶州市“文明”单位称号。

      为了进一步完善馆内的设施,1998年以来胶州市继续投资对纪念馆进行了全面完善。纪念馆现占地17亩,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,隶属胶州市博物馆。2001年9月被评为国家“2A”级旅游景点。

      高凤翰纪念馆是一处主要以收藏高凤翰的艺术作品、研究高凤翰的生平及艺术成就并向人们(尤其是中小学生)进行宣传教育为目的的文化教育机构。高凤翰(1683年-1749年),字仲威,亦字西园,号南村,晚号南阜。清乾隆二年(丁巳)病废右臂,因此又号“丁巳残人”。高凤翰一生才华横溢,笔耕不辍,以其超然的左笔书画、篆刻、治砚及韵律十足的诗文蜚声艺坛,并以为官、同情百姓疾苦的品质赢得了的钦佩。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财富。同时,高凤翰也是著名的“扬州八怪”之一。高凤翰纪念馆包括故居、展室、陵园及附设几大部分。故居包括南斋、春草堂、石鳌馆、北堂、竹西亭、南斋池。室内陈列内容充实,以供参观者了解高凤翰的家世、行实等情况。展室共有五处:第一展室是高凤翰生平简介;第二、三展室是高凤翰的艺术成就展;第四、五展室是临时陈列展览室。

      陵园陈列着郑板桥为高凤翰题写的墓碑,以及以高凤翰书法作品刻制的碑廊,且有松柏环绕,庄肃典雅。附设包括“泉亭(胶州出土之宋代铁钱,重约16吨,为研究宋代的钱币铸造及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)”、“雕像”、“高会园(饭店)”和“高凤翰学会”。同时建有人工湖,长廊、方亭、假山等,院内奇花异卉,茂木修筠,曲径通幽,荫翳掩映,珊然可爱。

      中国清代著名左笔书画家高凤翰,是“扬州八怪”中杰出人物之一,其书画以清雅乖拙蜚声宇内,更以其左手奇才彪炳艺林。高凤翰纪念馆坐落于其故里胶州南三里河村北,占地约16亩,建筑面积1960平方米,包括故居与附设两大部分,故居部分有石鳌馆、春草堂、北堂、竹西亭、南斋、南斋池等,高氏之家世行实等情况。附设部分有展厅六处,泉亭一座和高凤翰陵园。第一展厅有高氏生平简介画传,第二、三展厅介绍高氏艺术成就及其诗书画印砚作品,第四、五、六展厅轮换展出国内外名人、学者为该馆题写之书画作品。泉亭中展出有胶州出土之宋代铁钱16吨。陵园部分位于纪念馆北侧,高凤翰墓即迁于此,碑文由郑板桥为之题写,松柏环绕,庄肃典雅。高凤翰雕像矗立于院中之轴心部位,深思高举,洁白清忠。又建有长廊、东榭、方亭、假山等,奇花异卉、茂木修筠,荫翳掩映,珊珊可爱。足供参观者以游乐与休憩。丘壑独存,世济之美。

      该庙始建于唐朝初年。建以后,香火旺盛。《胶州史志》上有“自建成,香火殊盛,求签上香者络绎不绝”的记载。后由于战乱等原因,大庙几经风雨,常年失修,庙堂里的神像遭到。 玉皇庙于2009年4月重建。新建的规模较前有较大扩展,占地26667平方米,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,总投资2000万元。庙之正面建有山门,山门内之主殿依次为玉皇殿、三和法堂,东厢依次为财神殿、堂和药师殿,西厢依次为送子殿、殿、娘娘殿和房。

      位于胶州市的大沽河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,地处青岛母亲河大沽河入海口处,31.8平方公里景区内,坐拥6.28平方公里宏大湖面、万亩湿地绿廊,更有大沽河治理赋予的诸多河、海、湖、泽生态系统,丰厚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底蕴,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前来度假休闲。总长8公里的少海北樱花大道,两侧新栽植的2万余株美国红枫、染井吉野樱迎风摇曳,让情舒爽。已经成为自驾,骑行,摩旅的首选。

      相传太平寺建于隋唐,寺内宏伟,布局别致,坐北向南,大门之上有一匾额“太平寺”。寺内一条甬直通太平大殿,大殿两侧分别是娘娘庙和麦姑庙,大殿后院西有关帝庙,东有禅堂,是僧侣居住和诵经之处。这些寺宇虽然各有不同,但与别处同名庙内布设大同小异,其中惟有太平大殿与众不同。此殿高大宏伟,殿内名梁画栋,龙缠坚柱,庄严肃穆,中堂匾书有“”四字,佛祖望北向南端坐正中,大殿两端是十八罗汉。隔帘背后,坐南向北倒坐,上有对联:“问为何倒坐,恨不肯回头。”院东有一座小巧玲珑的钟楼,每逢初一、十五,寺内僧侣撞钟报时,同时敞开大门,烧纸,诵经,接待施主前来上香。

      太平很宽大,里面种满了树木花草,如银杏,松柏,牡丹等。院内风清幽静,情融神畅,最引人注目的是两株高大的银杏树,人称姊妹树,两树并肩生长,高矮粗细,全无二样,怪就怪在两棵树东树生桑,西树生槐,被称为一大奇观,游人望而兴叹,赞不绝口。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此树树竍大,长年累月,积沉沙土,久而久之,风或鸟传来树种。

      院内殿前另有一棵古老的苍松,松叶各种各样,有扁形的,针状的,米粒式的等等,形状各异,美妙极了。

      院内的富贵牡丹,又为花中之王,枝叶繁茂。每到春天,牡丹花开,花朵硕大,清香四溢,为整个增添了美丽的色彩,使人流连忘返。但是,自庙内的僧侣散去后,由于无人精心培育和关心照料,牡丹渐渐枯萎。一崂山老道得知,前来要求带入崂山清宫尽心养护,谁知适得其反,牡丹竟然三年没有开花。大店村人得知这一情况,又将其带回,次年春天花开如初。

      太平寺历代人不断修葺,据一位八十多岁的村民介绍:“小时候,父母带着我前来上香,各处完善无缺,直到解放前夕,才陆续拆庙扩校……”1956年,村中尚存一座麦姑小庙,一门两窗,当时作了教师的伙房。

      太平内的两棵大银杏树已有1300岁了。两树枝繁叶茂,华盖擎天,比青岛市市南区浮山所有名的大树还要早七百多年,实属罕见,或许可以与山西省洪洞大槐树媲美。这两棵树80年代已被园林局定为“古树名木”一级,挂上标牌,立上石志,远近闻名,已成为了大店村的象征,大店小学的标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