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三巴斜港,已有350多年历史,是澳门旅游最为众熟悉的标志,是圣保禄前壁的遗迹。三巴是圣保禄的译音,又因前壁遗迹貌若中国传统的牌坊,所以称大三巴牌坊。
东望洋炮台位于澳门半岛的最高点,建于十七世纪。炮台上的小圣堂──圣母雪地殿──约建于1622年,具有十七世纪葡国修院的建筑特色。经过1996年的修缮,恢复了圣堂和厅院的原貌。修缮过程中,在墙 壁上发现被覆盖了许久的壁画,这些壁画糅合了文化的特色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。
澳门渔人码头是澳门首个主题文化创意娱乐旅游综合体。座落于外港新填海区海岸,占地超过111,500平方米,集美食、购物、娱乐和主题公园、住宿及会展设施于一体,结合不同建筑特色及文化,务求使澳门旅游游客突破地域界限,体验不同地区的特色。
民政总署大楼是澳门最突出的葡式建筑物。大楼内的市政图书馆位于二楼,在会议室的旁边。馆内有一个室收藏当代文学作品,及,布置简洁;另有两间内 室,是仿照葡国科英布拉大学的图书馆建成的,充分表现出葡国木刻的艺术水平。天花板呈金白两色及悬有古典的灯架,非常优雅,图书馆内还珍藏着自十五世纪以 来在澳门或其他地方印刷的典籍。民政总署大楼(前市政厅大楼)的前身是中式的议事亭,建于1784年,目前的规模是1874年时形成的,具有明显的南 欧建筑艺术特色。一楼的图书馆保存有中国第一份外文(葡文)《蜜蜂华报》。
由澳门中华妈祖基金会策划兴建的妈祖文化村,其主体建筑 - 天后宫早前举行落成庆典。天后宫的建筑风格按照中国古建筑的传统规制设计和建造,是集闽南古建筑艺术、教、民俗、文化、休闲等价值于一身的旅游设施。
而文化村天后宫梳妆楼工程亦于03年12月10日举行上梁仪式。梳妆楼是妈祖日常起居之所,是天后宫建筑群重要组成部分,亦是大型妈祖宫庙布局必须建筑,依闽南古建筑风格建,为二层仿古楼阁,以石木结构为主,面积近三千尺,计划于2004年3月底竣工。按照梳妆楼传统布局,二楼将安放神像,供香客 朝拜。梳妆楼建成后,澳门旅游妈祖文化村天后宫的建筑工程亦全部完成。
议事亭前地占地面积为3700平方米,整个广场面由碎石子铺就,组成波浪形的图案。广场四周的建筑物(旅游局、邮政局和堂等)属典型的欧陆建筑风格,充满异国风情。广场中央有一喷泉。广场上的碎石一直延伸到澳门旅游圣母玫瑰堂和大三巴牌坊前。议事亭前地坐落在民政总署总部对面,附近道已辟为行人专用区,周围有长椅,所以人们都喜欢聚集在这里憩和休闲。这里商店林立,从以往到现在都是繁盛的商业区,更因设有不少手店而吸引旅客到此购物。
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,澳门回归祖国的第一天,由中国国务院赠送的大型铸铜贴金雕塑盛世于综艺馆前金广场揭幕。盛世主体部分由花茎、花瓣和花蕊组成,共16个造型,采用青铜铸造,表面贴金,重6.5吨;基座部份由23块红色花岗岩相叠组成。雕塑总高6米,花体部份最大直径为3.6米。
去澳门旅游就会知道,西湾大桥是连接澳门半岛与凼仔岛之间的第三座大桥。它不但进一步完善了澳门整体的交通布局,更透过其双层及隧道式设计,正式的建构起半岛与离岛之间的全天候交通网络。西湾大桥总投资五点六亿澳门元,全长二千二百米,大桥线条优美,外观宏伟壮观。大桥主结构为混凝土箱型梁斜拉桥,在箱梁顶层设置六条车道,箱内底层设置两条轻轨和两条避台风车道,这类结构形式是世界首创。在平常,大桥六车道,当台风来临,的车道全面封闭,车辆改走下面密封的四车道,使澳门半岛与离岛之间的交通不受影响。为满足桥梁的通航需要,设计大桥时提出了采用主跨为一百八十米的斜拉桥设计方案,是目前世界上双层混凝土桥梁的最大跨度。面对大型自重混凝土桥梁不利于抗震的特点,工程师特别为西湾大桥设计了超大型减震隔震橡胶支座,直径为一百卅二厘米,承载力一千三百吨,刷新世界纪录。
位于宋玉生公园和何贤公园尽头对开的人工岛上。像高20米,由青铜制成,宝座是一所佛教文化中心。去澳门旅游一定要看一下这座神像。中心内的展品为观众提供了有关学说、佛教和等思想和教方面的资料。苑内除出售与苑及澳门博物馆有关的纪念品外,还出售文化局的书籍和刊物,如有关澳门历史的着作、档案资料、文学作品和文化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