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光盘行动”,道出不过寻常,就餐者量力而食、不剩饭菜而已。但在物质财富日渐丰盛的当下,真正做到“光盘”却不容易。有些人难免疑惑,不过是菜、饭剩余一些,并非有伤大雅,何必小题大做?
泱泱中华,以农立国,以食为天。“吃”这件事,其实兹事体大。敬天惜粮、勤俭节约既是先民面对自然不可因素时的,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渊源与传统。而“光盘行动”正是这种优秀文化的延续和传承。
惜食,实为廉德。北宋名臣范仲淹,少年时代生活清苦,每天将凝结的粥切开,配着几根腌菜吃,然而正是有过这种“划粥断齑”的日子,才让范仲淹担起了“先天下之忧而忧”的重任。在当代,也有许多前辈学者将“光盘”作为毕生的习惯。笔者上世纪90年代幸得教育家朱九思、涂又光师言传身教:朱先生每日午餐,不过一碗清汤面加一个荷包蛋;涂先生请我们去食堂吃饭,不过几样份菜,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。这些“小事”令人难以忘记、至深。
对学子而言,就餐光盘,本是平常之事。在六七十年代国家经济困难之时,剩饭剩菜简直天方夜谭。直到90年代以后,奢靡之风渐长,大学校园内的消费攀比也冒出头来。在食堂,有些学生随便吃了两口,便嫌饭菜不合口味,一丢了之;出门聚餐,部分学生大手大脚,花钱阔绰,感觉这样才有“面子”一时间,节俭朴素仿佛成为小气的代名词。
颗粒归胃非小事,“光盘行动”更不是小题大做。事实上,“光盘”及其所代表的勤俭节约、艰苦朴素,是修身、齐家、、平天下的第一阶梯。今天在校园里读书的孩子,明日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,若是攀比骄奢,轻则害身累家,重则殃民祸国,这样的风气不可蔓延,因此,“光盘行动”必须常抓不懈、久久为功。
推荐: